17、历史和现实,从大时空、超时空角度俯视古今的离合悲欢,渗透心灵的各个层面。
18、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
19、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超脱旷达的情怀。
20、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维主?……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刘辰翁
21、从“天人之际”的角度看,月亮与人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它启发了人们的遐想与幻想,更激发了诗人的智慧与创作灵感。
2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是离别的象征,月亮是最能表达人们的离愁别恨之物。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中常以月表达离情别绪。
23、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
24、龙虎敬,风云天。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反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东晓碾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月圆缺。王清惠;《满江红》
25、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26、自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流传以来,月亮便打上中国的烙印,不仅是诗人,所有的中国人心中都似乎有一种解不开的“月亮情结”。从儿歌“月光光”、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到如今的流行歌曲《弯弯的月亮》经久传唱不衰。
月亮的最佳诗词(二)
1、南宋)张元干词《石州慢》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3、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4、南宋)黄中辅词:《念奴娇》。
5、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征物。
6、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7、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其二四月牡丹
8、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
9、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10、词人留下无数咏月的佳词丽句,意象丰富,内涵深广。
11、月亮挂在中天夜色多么寒凉,月光如此皎洁月轮分外团圆。
12、啸傲山林的人格化身,成为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象征。
13、我比较喜欢的赋月诗词,相信不少同道都有倾心。这里列举部分:
14、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15、全诗以第一人称自诉衷曲的形式展示思妇心理,曲折婉转,意蕴深厚。
16、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7、这类寓意深刻的咏月词,它的思想意义比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月词要高得多了。
18、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自己!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19、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诗人深感自己一人羁旅异乡,更难遮掩思念之情。
20、释义: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21、”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22、其实每个阴历十五都会月圆,这跟月亮有关。希望的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互粉喔亲,@火星酒窖,谢谢支持。
23、月亮意象又代表乡土与乡亲,天上的一轮明月总是与人形影相随,最能慰藉离乡去国之愁,勾起乡情与乡思。
24、中国人眼中的月亮是中国的,中国诗人心中的月亮更有着深厚的传统意蕴,沾染更多的人文色彩,占有更广阔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25、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26、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从周代开始,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全家老少坐在一起,共同赏月叙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