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观后感
1、两首诗表现手法同中有异,可作比较式讲解。
2、在夜深人静是偶尔想起她,忆起那是全世界的光都汇集的闪亮——忆起初见时的那一撇,每一处细节,每一处情景,忆起她半遮半掩的浅笑和她逆着光的影子。
3、持剑,击节疾,拍声张。转腕甩花样,剑光乍泄轻寒,明映烛光月白。叱咤助兴,利刃破空突刺,收势翻身疾转,点腕左右微动,连绵起势。斩影连环泄幕光,展腾跃激昂,落地划作剑弧,凌厉张扬。三叠拍息,骤然收势。余威震,银龙吐息归鞘,之余清鸣悠越。
4、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峨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英雄.
5、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6、只是,如今,很少再有人愿意花时间再去回味这些经典了罢。因为对于现在这些都是一些“浪费时间”的东西,因为这仅仅是一种情怀罢了,却不能带来实际利益。但现在真的是利益至上吗?
7、无意中注意到它,目光便被它锁住了。人与书的邂逅,大抵总是这样,凉爽的天气,泡一杯清茶,伴随一个书香浓郁的下午。 有人说,诗词存在于苦难,诗词承载着困苦难,但我想,诗词是充满聚散离合各种悲欢。但是最终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爱和希望。
8、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9、诗经》中的爱情,或是理想或是现实,或是自由或是无奈。却都让人感受到古代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越是如此质朴的承诺,越是感动了现代繁杂的心。
10、老师、爸妈都这样对我说:“五年级了,你差不多要认识文言文了,探索、体会古人的思想了。”刚寒假,外公就领着我去新华书店,请来了她——中国文化之源《诗经》。
11、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国文化犹如滚滚黄河,川流不息,而《诗经》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之源了。
1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板书)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13、有人说: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14、”描写男女相互赠礼来表达对对方的爱,用“琼琚”“琼瑶”“ 琼玖”来强化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一再表白。
15、诗经》里的爱情是华夏儿女最古老的悠悠恋情的见证。这些爱情里,都是如此简朴、自由,却奔放、热情。又或是委婉、朦胧。比起唐宋华丽浮艳的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更能使人在平静的语言文字中浮想联翩,似乎身临其境,更为这此爱情故事感动万千。
16、撇头忽见那女子身影,白衣同流苏飞扬,或是偶然遇到露得风姿,倒是见笑。
17、爱情,是《诗经》一个很优美的主题,千年之前的情侣追求着自己爱情的自由,浪漫。如果说有一种情感能一直延续下去——那就应该是爱情的纯洁和美好。如《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8、这是秋瑾反对封建余毒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妇女们反对阶级压迫的漫长历史过程.
19、多多去翻翻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吧!去认识文言文,品味一下古人之情感,真的很快乐哩!
20、悠哉闲游,天水独色偶掠鸿雀,伛偻稀往,握刀柄直耍个风响。竹路悠长,远闻犬吠,少有孩提嬉闹,寂清无风。走他半里现茅门,少年心性,腕间着力,刀白锋泽,枯叶早落,唰唰欲折人家桃。
21、亲情,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从未中断,《常棣》中“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讲兄弟之间比作常棣花,花托花蒂相互衬托,常棣花显得更加的光灿鲜艳,兄弟之间也更加亲密。诗中诗人不断用注意兄弟之情去撞击世人的灵魂,使人引起共鸣。
诗经观后感(2)
1、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稼穑不知道农民苦。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接触农事,甚至鄙夷,厌恶“农村人”。却不曾试想我们所吃的,所穿的,所用的,都源于他们。耕种,是源头,是起点啊。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许许多多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诗经》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3、辗转难眠,只知道她是我的光。
4、因此有了秋瑾的《提芝龛记》:
5、诗经》宛如一个端庄优雅的绝代佳人,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向我们款款走来,让我们去领会她那份独特的美,使我们折服于这独特的美。最美不过《诗经》,我甘愿倾倒于美的《诗经》。
6、诗经》带给人一种古韵之美,她仿佛穿越了几千年只为来到我的身边。《诗经》的很美,美在质朴的语言,美在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诠释。她没有太多的华丽词藻,没有庸俗之气,她吸引我去领略那古朴而又优美的辞章,去感受那真挚而又深沉的美好。
7、睥睨斩尾芦渡天远,间揽长绢紧发,望水江涛引轻愁。挑刀荡浪水波,幽幽,悠悠。风起微萧,想来春到。唯见暮浪击残,想罢未得心上喜悦,轻叹岸到村郭。
8、爱情本就应是真诚,简单才是最美!
9、细细品读《诗经》,书有散发出不仅思乡之情、爱慕之情、望子成龙、还有描写国政、家庭、友情、离别……众多喜怒哀乐、情感交织在一起,浇灌了读者的心田,牵引了读者的视线,薰陶了读者的情。
10、也许是为了爱,也许是憎恶封建礼教的毒害,《诗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它所描述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似乎都在后代不断地发生着.
11、现在,我们就从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学起,先学第1首:《伐檀》(板书)
12、每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对阶级社会婚姻生活的经典概括!看到这样的无奈使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的思想不自觉地在历史长河里流淌,采摘那一个个不同遭遇的生活片段:
13、诗经,我国文化的瑰宝,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学习诗经,不仅仅是对对文化的继承,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涵养的一种成长,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14、只有这一眼,忘不了——
1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过去数千年,但依然能在我们耳边回响。如果说有一本书能够读一辈子,那么我认为就是《诗经》。
16、当你能处于繁嚣都市一角,一杯清茶,一本《诗经》。仰望静空朗月,遥感春秋前史的花好月圆,那简单、淳朴、率真的感情跃然而起。放眼当前的爱情唯金论横行泛滥,难道不更让人对古人钦佩、更引人神往?
17、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前行得太快,以至于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渐行渐远,只能用来缅怀。《古典之殇》里说“古典场景的缺席,不尽仅意味着风舞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和精神资源的流逝。” 诗歌竟成了挽歌,成了永诀和追悼
18、学习《伐檀》,重点体味古代奴隶们在对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的强烈的责问和讽刺中所流露的愤懑不平的情绪。学习“兴”的用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19、学诗重在熟读背诵,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吟唱中和艺术美。
20、敞开书页,粗阅一番,倒觉得文言文並不那么单调、乏味、古板、难懂。它的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魅力却是那么无穷。虽然书中也有注解,但是我倒觉得:毎个人必须自个儿去品读、去品味、去作出自己别样的解释。
21、历史中的妇女们似乎都在重复《氓》中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我心中的琴弦断了一根,但是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妇女们不畏压迫、不畏朱颜瘦的精神.我时常在想,即使她们的爱情化作冰冷的白雪结晶破碎,也会对生活充满着热烈的爱与追求.